來源:地球第三極
西藏,承載著世間所有人的向往,又肩負著生態文明建設主力軍、守護者的重要角色。
西藏的生態文明建設,關系著亞洲30億人口的用水安全,數以億計的動植物的繁衍生息。保護好西藏生態環境,更是我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,是14億中華兒女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。
守護西藏,就是守護我們當下和未來的生活。
當黨和國家賦予西藏自治區“保護好世界屋脊、亞洲水塔、地球第三極”重大使命時,全國人民都將目光重新投向這片廣袤的大地:西藏,將如何平衡經濟增長和生態保護,完美交付生態文明建設的答卷?
無論是保護亞洲水塔工程、退牧還草工程,還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然保護區的建設,西藏自治區用一系列高效的執行,向世界展示守護西藏生態環境的堅定決心。
宏觀上的籌謀,創造西藏的未來,微觀上的建設,著眼人民的現在。
* 拉薩 · 南山公園
2012年,高海拔植樹造林試點在拉薩南山啟動。10年后,當拉薩人民在綠樹成蔭、鳥語花香的南山公園中遙望布達拉宮時,難以想象腳下的土地曾經是一片荒山禿嶺。
2021年,自治區黨委、區政府高屋建瓴批示「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」,計劃用10年時間,打造環拉薩約206.7萬畝的林地,約600個南山公園,將日光城變成森林城市,意在用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,提升人民的幸福感、獲得感,讓每個拉薩人都能在綠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、生命之美、生活之美。
* 拉薩 · 南山公園
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,除了自治區所有人民身體力行全身投入外,更需要全中國社會力量的參與。
為了更好地調動資源,發揮社會資本的積極性,自治區黨委、區政府授權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(簡稱西藏高馳),研究開發「我在西藏有棵樹」小程序,依托社交平臺,通過互聯網傳播覆蓋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在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中“認種一棵樹”,用實際的行動投身國家生態文明建設,為守護心中的西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西藏高馳憑借信息化技術,為每位領種者提供領種下單、實地種植、牌證發放、日常管護、定期反饋全周期服務。領種者可以通過云直播實時了解樹木成長情況,更可結合西藏高馳物聯網、無人機等設備實現云養樹,為自己的樹木澆水、施肥、除蟲。
當我們不能親臨西藏時,樹,將代替我們仰望西藏的璀璨星空,遙望日光下的布達拉宮,更成為我們守護西藏、保護環境的重要見證。
依托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性,西藏高馳將社交、公益種樹、綠色出行融合到一起。在微信搜索「我在西藏有棵樹」,即可進入小程序。平臺共分為西藏百科、樹木認種、樹木管理等功能。
請認準「我在西藏有棵樹」小程序為西藏自治區紅十字會唯一捐贈平臺。
西藏生態百科全書
融合西藏生態文明建設、動植物詳解、高原地理知識為一體的西藏生態百科全書,旨在通過詳盡的圖文介紹,向全社會科普西藏,讓人們愛上西藏,自覺自發守護西藏。
認種一棵有名字的樹
認種林地以愛國、尊老、愛幼、友情等文化命名,用戶可自行選擇認種林地,以捐資的方式認種一棵樹,并親自為自己的樹命名,以樹寄情,抒發對西藏的美好祝愿。
隨時隨地云養樹
待認種樹木種下后,用戶可通過管理界面,利用西藏高馳的物聯網系統,實時監看林地樹木生長情況,讓每一份愛心捐贈心中有“樹”。
「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」作為西藏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,希望通過「我在西藏有棵樹」小程序,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守護西藏。
自2022年5月上線后,截止至今年7月20日,「我在西藏有棵樹」公益小程序收到個人捐款40余萬元,單位捐款96余萬元,共計136余萬元。
各地人民的支持,讓參與「拉薩南北山造林綠化工程」建設的植樹大軍信心大增。他們中有勞務工人,有各單位干部職工,也有不少“為扮綠家園而來”的志愿者。
* 正在植樹的志愿者
他們在重巖疊壘的山坡山,揮鍬挖坑、栽植樹苗、平整踩實、提水澆灌……山上原本的土壤質地松散、養分匱乏,難以涵養水分,他們就從山下背來沃土,五、六十斤一袋,一袋袋,一趟趟,往來的步伐踩實了腳下的土壤,也夯實了樹木成長的大地。
* 正在植樹的志愿者
南山公園成功為荒山披上綠衣,實現了海拔3900米以上半干旱地區人工造林“零的突破”,為北山植樹儲備了技術、經驗,“五年增綠山川,十年綠滿拉薩”的美好愿景,將從藍圖走進現實。
我們可以想象,不久之后,拉薩人民可以在“春有花、夏有蔭、秋有彩、冬有綠”的公園中怡然自得;我們也可以暢想,未來全國游客在欣賞西藏群山萬仞的雄壯、圣湖千里的靜謐遼闊、銀河蒼穹的璀璨極凈等壯美風光的同時,也可以親身來到南北山的山坡,見證屬于自己的那棵樹在高原茁壯成長。
「我在西藏有棵樹」正在為新時代的西藏書寫全新的注釋。
只要我們一起行動,西藏就能實現增綠山川、綠滿拉薩;
只要我們一起努力,西藏就能實現山清水秀的美好畫卷;
只要我們一起奮斗,西藏就能實現綠水青山的偉大愿景;
在全面落實貫徹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西藏,也將以全新的姿態,不負人民所望,不負大國所托,不負世界所向。